近年來,政府為了挺小微企業陸續推出多項政策性貸款,例如青創貸、鳳凰貸款,以及數位轉型貸款等。這些貸款通常具備利率補助優惠、申貸條件相對寬鬆的優勢,再加上有信保基金的擔保,不少老闆都說,這簡直是「不借白不借」的資金機會。
▌有關政策性貸款常見的提問:
也因為這類貸款條件優渥,近期在實務上常聽到老闆們主動提出一個共通的疑問:
「我現在營運還算穩定,帳上也還有現金,但看到政府這些貸款利率這麼低,是不是應該趁現在能借的時候,先貸好貸滿起來放著比較安心?」
這大概是我每個月都會被問到一次的問題,也算是輔導過程中的日常題之一。我完全能理解老闆們希望預作準備、降低未來不確定性的心情。只是,這個「要不要趁現在條件好,先把錢借起來放著」的大哉問,真要說起來,其實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
畢竟每家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同,資金的配置策略、未來的成長路線也各有差異,適不適合借這筆錢,還是得回到企業自身的脈絡來看。
所以.每當遇到這類提問,我通常會先從幾個關鍵面向再深入了解:
- 企業是否有明確的未來發展計畫?
- 這筆資金是否有清楚的用途?
- 需求的背後是不是隱含著一種對於資金的不安與焦慮?
因為「要不要先借一筆錢放著」,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是非題,而是得回到根本來思考:
「借這筆錢,是幫助企業變得更穩定,還是可能讓它變得更混亂?」
畢竟,沒有人希望原本立意良善的政策性貸款,最後卻成為另一個經營上的隱憂。
如果你讀到這裡,心裡也浮現過類似的疑問,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當企業營運資金尚有餘裕時,選擇借政策性貸款,究竟有哪些值得深思的正反面?
▌政策貸款的好處:
✔ 資金成本低:
政策性貸款的利率通常低於市場平均,是相對便宜、友善的資金來源。
✔ 增加彈性空間:
即使短期內沒有立即用途,但未來若出現突發狀況或資金週轉緊張,總是有備而無患。與其臨時急著找錢卻借不到,還不如先準備起來。
✔ 資源有限,不借可能錯過:
有時這些貸款有名額與時效和企業經營情況的限制,現在不借,以後可能借不到。再加上信保基金擔保的誘因,相信很多老闆會覺得「不借可惜」。
▌但卻有不少老闆,在「貸好貸滿」後開始後悔…
✘ 帳上看似有錢,實際是假性安全感
帳上有錢,看起來的確比較安心,但別忘了,這筆錢背後仍有利息成本。尤其在補助期結束後,每個月的現金流出會明顯增加。如果沒有事先規劃好資金流向,除了可能面臨突如其來的金流壓力,還會排擠原本該投入其他營運項目的預算。
✘ 資金變成沉澱成本
閒置的貸款資金,代表你多背負了一筆尚未產生實際收入的負債;但更需要留意的是,當這筆資金長期停留在帳戶中,而企業又存在公私帳目不清的情況時,就容易在不經意間被挪用到與營運無關的用途,例如: 私人購車、旅遊等。
平日裡這些支出看似無傷大雅,卻可能在企業真正需要用錢的時候,才驚覺資金早已被花光,讓財務變得更加吃緊。
✘ 掩蓋經營瓶頸
當企業透過貸款讓帳面資金看起來充裕,的確能在短期內帶來某種「安全感」。
但這筆錢若只是暫時掩蓋了經營上的根本問題,反而可能讓真正的瓶頸被忽略。像是:定價策略不清、產品結構未優化、成本控管鬆散、回款週期過長,甚至出現客戶長期積欠帳款公司卻持續出貨的情況。最終,這筆外部資金非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只是延後了危機爆發的時間點。
正如有句話說的:
「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而這場退潮,可能不是三個月後、半年後,而是在三年、五年後的某一天,當資金逐漸耗盡,你才猛然驚覺-當初以為的安全,其實是一種延後的風險。
▌那麼,該怎麼判斷要不要借這筆錢?
與其急著判斷「要不要先借?」或「利率划不划算?」,我建議老闆們應該先問自己一個更核心的問題:
你想用這筆錢,為企業創造什麼?
- 它是否能直接為企業創造營收?
- 是否能用來優化產品結構、改善經營體質,或解決當前的營運痛點?
- 還是它能用幫助你深化企業的護城河,為未來布局?
- ˋ這筆資金的具體和實際的執行時間安排
- 公司是否有足夠的還款能力?是否做過最壞情境的壓力測試?
- 資金進來之後,是否有助於讓整體現金流更穩定?
▌知更鳥財務醫師的真心話
看到那些條件不錯的政策性貸款,心裡冒出「是不是該先借一筆起來放著?」這樣的念頭,其實再正常不過了。
畢竟身為老闆,誰不想在未來有變化或突發狀況時,帳上有筆資金可以因應,不至於手忙腳亂?但帳上的現金多寡,不等於企業真的穩健。真正穩定經營的關鍵,不只在於有多少錢,還在於:
企業是否清楚: 錢用在哪裡、怎麼用、什麼時候用。
因此,在你決定是否借款之前,不妨回頭梳理公司近3年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接下來可能需要資金的時間點和用途在哪裡?相信你會更清楚:這筆錢該不該借、該借多少、什麼時候借最適合。
這篇文章寫給每一位願意多想一層的老闆,
希望能在你做決定之前,能帶來一點提醒,也多一分安心。
嗨,我是浩芮(Nell),
台灣首位結合「企業營運財務」與「企業主個人財務」規劃的國際理財規劃師(CFP)。我專注於通過財務報表和金流規劃,幫助企業實現「不僅賺得到,還能留得住,更能長得更多」的目標。目前,我已協助多間科技製造、餐飲、室內設計、工程行等企業穩健營運,妥善配置金流,同時為企業主提供優質的財務規劃,歡迎與我預約30分鐘了解財務規劃流程,實現企業穩健營運和創業後能安穩退休的夢想。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