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政府發的那6,000元你領了沒?
當然手刀領阿!不然稅都繳出去,肯定要趁機回血一下!
6,000元普發開跑,大家無不盤算起起是要儲蓄呢?還是當新台幣戰士來貢獻國家GDP?
只是當我們回頭想想,道理來講消費金發放有刺激民間購買的效果,台灣GDP看起來也年年增長,大家卻普遍只有痛感沒有爽感?
白話說GDP
GDP,直接打個比方來說,就是把一整個經濟體看成一間公司,例如:台灣公司。
假設台灣公司某段時間:生產總額=營業額
營業額高不高,就是大家普遍判斷公司體質好壞的標準。
GDP數字就如同公司營業額,是個判定國家經濟體質的溫度計。
無感的GDP成長
大部分國家,因科技和生產力的進步,GDP大多時間都保持在正增長區間,台灣也不例外。
(點圖看得更清楚)
但為什麼人民感受不到GDP成長的好處呢? 從簡三項與大家分享:
1. 政府
2. 產業結構以及趨勢
3. 匯率
1.政府:
政府通常會把GDP當作評估自己表現的重要指標,主要因為理解容易民眾共感度高。
但由於GDP的組成是:
但由於GDP的組成是:
民眾花的$+政府花的$+買設備買生財工具花的$+淨出口值$
2.產業結構以及趨勢
近年來不少人在討論,上班族所得增長無感是否完全導因於老闆和股東拿太多?根據主計處數據和各項研究,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成因很複雜,但我個人認為主要和台灣偏重ICT產業(泛稱電子科技業)的發展型態、工廠自動化的浪潮,與大者恆大的產業趨勢有關。
當高所得者的分布偏重特定產業,而自動化興起又造成雇主寧願購買機械而不願投入人力成本,GDP增長自然很難讓民眾普遍有感。
(點圖看得更清楚)
3.匯率
買蔥送豬肉的小店-台灣
台灣是個典型高度依賴貿易的國家,不僅GDP內有60%靠出口撐腰,製造所需的農工原料幾乎都從國外進口。所以在維護產業競爭力的前提下,匯率偏低,是無論政府或是各商業大老的普遍共識(我就曾經是台幣升值會心如刀割的一份子)。只不過弱勢的匯率雖然換回更多台幣,進口原物料價格也會相應上漲,民眾購買力間接流失,面對連連上漲的物價只剩三聲無奈。
當各家電子大廠為拿下更多訂單而削價時,不只大公司們「賺著賣白菜錢,操著賣白粉的心」,日夜拚搏的民眾,也只能跟著縮衣節食。
當各家電子大廠為拿下更多訂單而削價時,不只大公司們「賺著賣白菜錢,操著賣白粉的心」,日夜拚搏的民眾,也只能跟著縮衣節食。
自己的GDP自己救
相信透過前面的分享,大家已經知道GDP能衡量的是「結果」,而非是否「效率」。所以它與民眾的幸福感、貧富差距或生活質量等等相關性都偏低。
即便如此,它仍然是財務規劃中非常重要的參考資訊。因為當我們設定較長遠的人生目標時(例如退休,子女教育等等),所挑選的資產累積工具就須審慎評估背後經濟體的「成長與風險性」。
譬如台灣是個較易受地緣政治影響的國家,就不太適合同時歐印+長期持有。(我也愛台灣,僅是站在理性角度考量)
最後,老話一句,增強本業現金流,做好財務規劃累積資產,有感GDP靠自己!
延伸閱讀:高品質的被動收入,不一定是股息?!
想知道財務規劃如何兼顧累積資產與管控風險?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