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寫這樣大概會被鼓吹月配息抗通膨的金融業者痛下殺手。
領股息當被動收入從一開始的鄉野傳說
現在似乎快被編入兒童繪本當床邊故事了。
long long time ago, you have a stcok with high cash dividend rate…….
「根據境外基金觀測站統計,在2023年1月台灣人投資第一名的基金為安聯收益成長基金,持有金額突破5,600億元台幣。」
台灣人對號稱高配息的基金,持有金額幾乎相當於112年台灣整年的國防預算。
驚不驚喜 意不意外?
不,我一度覺得很驚恐……..
■ 為什麼要打造被動收入
白話的說
就是費少許勁頭,可以獲得更高比例的產出價值
人們就能釋放出時間和勞動力去做其他產值更高的事。
又或者哪天沒有勞動力時例如退休身邊有一筆豐厚的生存獎勵金供我們遊山玩水。
那領股息,
不就是坊間說的被動收入,有問題嗎?
廣義來講算是,
只不過被動收入的品質,仍然是有高低之分,不能一概而論,就像吃牛排,A5和牛跟重組肉,等級天差地遠。
■ 被動收入也有品質好壞之分
要是說到採購3C用品美妝產品等等,大部分人比較產品CP值的功力都不容小覷。反觀在被動收入資產的取得上,通常都是靠"聽說"的多,不是每個人都會認真去理解一些本質基礎學理知識。
我個人認為的高品質被動收入,有三項條件:
1.可控性強,能夠經由自己的投入和調整,穩定增長
2.或產生收入的資產本身具有長期增長的特性
3.能符合人生目標
而一般人在買所謂的領股息資產時,比較像是去早市攤位;
老闆熱情的推銷你說:
ㄟ~我這邊有隻雞,很會下蛋,帶回去包準供你三餐有蛋吃!
你興奮地帶回
一開始這隻雞身體健壯,還能穩定下不少蛋,後來蛋不只越來越少,還忽大忽小。
過段時日你突然發現,這隻雞怎麼會瘦的不成形……….
聽起來像是個無稽之談的故事,卻在台灣投資人身上時時上演。
而由於人們都喜歡追求新事物及技術,所以一但你所購買的資產(也就是那隻雞),不符合市場需求時,也可能會被自然機制汰弱留強,像當年的MP3磁碟機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並非如一般人所想,這類的配息資產就可以持續供應,
就算本業喪失,還能拿來固定支應生活開支,子女教育金等等。(生活支應與教育金等等都能用其他方式處裡,並非只有配息)
■ 怎麼做才能取得高品質的被動收入?
可控性強 長期增值 符合人生目標 三種要件
才能在經年累月後,協助人們有效減少靠勞動力取得財富的效益。
1. 以本金當基石:
我們可以挑選符合風險分散,長期增長原則的指數型ETF,享受資產穩定累積效果,以售出"養壯的雞"創造現金流,來取代定期拿到隨時會縮水或不見的"雞蛋"。
2. 以能力為基石:
對一般人來說是種相對成本低廉並損失風險可控的方式
能經由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或經營方式的改變,透過一傳十十傳百的效能來增加收入。
以下簡單舉幾個例子,大家也能以前面提到的條件去思考及篩選:
1.部落格 and IG
2.Youtube
3.書籍版稅
4.平台販賣物品
■ 心內話
不管從親朋好友口中或是財務諮詢的過程,我發現創造被動收入是不少人的終極夢想。大家一般會用股票、房地產,甚至是保單等等各種方式開始把一切捏塑成形。
姑且不評論依財務狀況是否適切,我還是必須老實說:
依自身的優勢發展
專注本業 或是 創造屬於自己的事業
保持航行在對的方向,用對的方法
有系統的拓展
複利效果絕對遠遠大於,從看報紙聽朋友報各種光怪陸離管道等等蒐集來的被動收入資產。
尤其在現今金融雜訊滿天飛的情況下,一般人實在很難有相對應的知識和精力去判別品質好壞。
「人生就像滾雪球,你只要找到濕的雪,和很長的坡道,雪球就會越滾越大。」 – 巴菲特
第一道雪球 是本業或事業
第二道雪球 是品質良好的被動收入
專注目標,有智慧地努力,財富就會來的輕鬆如意。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