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誰說的!?
就是有人欠債不還,還淡淡地告訴你一句:「債務都一筆勾消搂!」
債主或許會氣急敗壞地說:
「什麼!還有這回事?不可能!我手上還有借據,小心我告你!」
對方大手一揮:
「你哪邊涼快,哪邊去! 回家仔細看看借據吧!你以為天底下有白吃的午餐嘛?
難道拿這麼高的利息,沒有代價嗎?
你急忙忙回家,打開借據裡頭,終於在千絲萬縷中找到一行寫著:
「萬一有特殊狀況,只要監管機構同意債務則可一筆勾銷!」
這位理直氣壯的債務人,不是一般民眾,而是響噹噹百年金融老字號,瑞士信貸(CS,以下稱瑞信)。
近日瑞信因財務及內部連續出現狀況,為解決燃眉之急,只好匆忙嫁給瑞士國家銀行 (UBS,以下簡稱瑞銀)。
然而嫁娶條件卻使許多投資人直到現在才發現,手上那張借條暗藏玄機。
■ 荒謬的金融文字遊戲
瑞銀在瑞士政府和央行的搓合下,答應以990億台幣出手收購以拯救瑞信與市場信心,裡頭的附帶條件是-瑞士信貸所持有約173億美元可可債(COCO BOND) AT1債券,必須直接減記為零。
什麼是減記?
白話說,就是直接打消債務,當作不算數!
原本按照一般可可債的轉換規則,遇到銀行資本適足率(就是銀行的最少該準備的資金),低於一定的水平時,投資人至少還能轉換成普通股,拿到市場上出售換現金。
只是瑞銀減記條件一出,投資人手上那張借條,瞬間化為灰燼。
據報導,金管會正清查含有瑞信AT1債券的境外基金,目前國內投資人所持有的境外基金,估計有23億元連結到此債券(點我看連結)。
瑞銀的要求並非空穴來風,發行債券的人,早已利用產品說明書內的縝密文字,來規避可預料到的風險。
瑞信AT1債券的產品說明書裡頭,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當遇上特殊情況(例如第一類資本適足率小於7%),只要監管機構同意,債券金額是可以完全被歸零的!
除此之外,說明書裡頭特別用黑體標註了,當你領取高達7.5%利息的同時,已經答應欣然接受減記的發生。
也就等於這張借條裡頭,早就設下防火牆,發生憾事時,死道友不死貧道。
根據路透報導,就連原本預計要提告的北美固定收益組織,也將放棄提告,原因是發現合約書已經寫明該風險。(點我看連結)
一般投資人不明白情有可原,業內人士說這句話,會不會有點"站高山看馬相殺"的風涼姿態?
■ 高利率背後的真相
看到這裡,不知道讀者們有什麼感受?
一直以來,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這句話不僅是大家普遍的認知,就連投資學教材裡,「債券」
篇所有的公式都把它奉為最基礎的假設:
投資人把錢借給公司或政府,到期拿回本金,加點遮羞費,也就是利息。
由此可知,債券不管在學理或是心智上都是一種信仰,大家總想著,債務人最後一定會履行承諾,再不成,手上總還有張借據吧!
瑞信AT1減記事件,直接反手打破過往這套牢不可催的鐵律,也照應出一樁現實:
業者為了高利潤,已不管武德,紛紛創造出連業內人都搞不清楚的金融加工品,而那就像是把各地蒐集來的爛水果,包裝成號稱鮮採多汁的豪華禮盒,再通通塞給因為資訊落差搞不清楚狀況只想買高配息高利率的散戶投資人。
最後,一有任何情況,業者雙手開攤,微笑地告訴你:凡事都有代價 everything comes price!
■ 覺醒-我們要的只是真實和單純
我無意把瑞信被收購的起因和已經嚴重影響金融秩序的事物講得太細節,相信有興趣的讀者會自行蒐集相關資訊詳讀。
身為前金融業的一員,說實話有時候會為這種營銷為主,不管客戶死活的病態感到哀傷,但從業人員就是混口飯吃,也是為了討生計。
近幾年來雖然台灣複委託定期定額等等管道都更加便利,但由於業態如此,報章媒體的大肆宣傳,像是-xxx幾年用ooo存股方式財務自由,xxx教你用K滾出3000萬,導致全民不管自身財務狀況和具備基礎金融知識與否,都一窩蜂追逐股利和短期市場進出的資本利得。
只是大多都在經年累月的市場進出後,資金部位受了各種不大不小的傷,反而真正有持續穩健累積資產的人,是少數。
金融環境會變好嗎?不知道,因為科技讓世界變化太快,並且越來越真假難辨。
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和所投身的財務顧問行業,保持單純和真實,維持中立客觀,相信世界會變得更好。
有人問,你們不是只做高資產客戶嗎?
不,我們專做另一種高資產客戶,特徵是:努力想要擁有更好生活,但可能忙碌到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卻又不知道如何有系統打造財務安全網的朋友。
他們擁有面對未來想改變現況的勇氣,且明白自己想要把時間釋放出來生活和陪伴家人,不是沉醉在研究金融加工品迷霧裡。
貴又爛還藏毒的豪華水果盤,誘人嗎?
想不想來一盤?!
延伸閱讀: 寫給配息族的心內話:高品質的被動收入,不一定是股息!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