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闆都有這樣的經驗:帳戶裡的錢看起來不少,但一收到「稅單」,才發現根本沒預留。原本打算進貨、發薪的資金,就這樣被稅金打亂資金運用規劃。
其實,這問題在現金周轉大的行業例如營建、電商、餐飲業特別常見。好消息是,解法其實很簡單。接下來會分享一個實用方法:透過「分割帳戶」制度,把稅金提早預留起來,幫自己建立一個不會出錯的財務管理機制。境外保單的真相:財務顧問解析高報酬、節稅與傳承背後的風險
境外保單聽說高報酬又可以節省遺產稅?
這幾年,越來越多老闆在做資產規劃時,會接觸到「境外保單」這類商品。不少人一開始的印象是:報酬率不錯,聽說又有機會節省遺產稅,感覺是個兼顧收益和傳承的選擇。
但事實上如果沒有事先釐清,可能會在未來使用或傳承時,遇到原本沒預料到的限制。因此,今天我想透過一位實際案例-李老闆的故事,帶你一起看看,境外保單在看似合理的包裝下,有哪些地方需要多留意。(本文部分法律觀點,感謝 何昀樺律師 提供專業諮詢)